2010年8月10日

羅浮宮


羅浮宮這個歐洲最大的宮殿,其實一開始規模並沒這麼大,只是 12 世紀末國王飛利浦二世為了防禦維京海盜修建的防禦城堡,「羅浮」在古法文就是「防禦堡壘」的意思,當時大小只有現在羅浮宮的方形宮(有人稱作卡利庭院 Cour Carrée)一帶,直到十四世紀查理五世(Charles V le Sage)才搬進這裡住。

但作為一個宮殿,羅浮宮的角色很不討好。查理五世之後的國王沒人想住這裡,直到將近 130 多年後的 16 世紀,法蘭西一世(François 1er)才又對這地方產生興趣,以文藝復興風格大幅興建了方形宮南邊和西邊的建築,將宮庭又搬回這裡。之後歷任皇帝又陸續增建,但到了亨利二世的皇后凱薩琳(Catherine de Médicis),羅浮宮又再度被唾棄,她很不喜歡羅浮宮,在亨利二世去世後,馬上下令在羅浮宮旁建造杜勒麗宮(Palais des Tuileries),波旁王朝時期亨利四世(Henri IV)到路易十四(Louis XIV)期間還修建了連接羅浮宮和杜勒麗花園稱為「花廊」(Pavillon de Flore)的長廊。

1682
年路易十四時又將皇宮遷到凡爾賽,準備把羅浮宮拆掉,這個始終不被青睞的宮殿開始進入更坎坷的命運。路易十四後來改變主意沒拆掉它,而把一些學院搬進去,還讓一些御用的藝術家和學者在那裡專心創作。但到了路易十五又正式提出拆除羅浮宮的計畫,只是當時越來越浮誇奢華的宮廷開支過大,沒錢支付拆遷費用,羅浮宮就這樣再度倖存下來。

法國大革命期間 1793 年共和政府把收歸國有的皇室藏品集中在這,羅浮宮開始變成對外開放的博物館。拿破崙上任後開始大幅擴建羅浮宮,想把這宮殿跟杜勒麗宮連為一氣,但滑鐵盧戰役慘敗後,這個計畫隨著他的大帝國夢一起破滅。

其實在距今 150 多年前的羅浮宮周遭並不是這麼空曠清淨的,在現在的金字塔周邊一帶,當時有很多中古世紀風格的古老民宅散布期間。巴爾札克小說「貝姨」(La Cousine Bette)裡的主角老處女貝蒂就是住在這個區域的破房子裡。自從法國宮庭遷到凡爾賽宮後,羅浮宮就形同廢棄,成為貧窮的波西米亞族居住的混亂地區,普契尼有名的歌劇「波西米亞人」的背景就是那個時期這個區域的生活寫照。

今天的羅浮宮樣貌是 1853 年拿破崙三世下令推動巴黎大改造的產物,當時擔任巴黎首長的奧斯曼曾在回憶錄裡說:「我在巴黎的第一項改造工作,就是徹底將這一帶拆除」,他指的是混亂的波西米亞區,而他說到做到,而且自己對這項成果很滿意。
1789 年當法國政府軍攻進巴黎,由人民起義組織的巴黎公社決定將羅浮宮以及其他巴黎重要的公共建築燒掉,他們真的放了火,但最後除了杜勒麗宮全部被燒毀和部分的長廊被波及,羅浮宮主體和裡頭大批的藏品卻奇蹟般的逃過一劫。當 1882  杜勒麗宮的廢墟被拆除後,羅浮宮彷彿從封閉的廣場中被解放,第一次成為都市景觀的一部份。

羅浮宮小檔案
面積為 135 000 平方公尺,博物館規劃為三層。藏品有約 40 多萬件,分為東方文物、伊斯蘭藝術、埃及文物、希臘、伊特鲁里亞及羅馬文物部、工藝品、雕塑、繪畫、素描版畫,以及關於羅浮宮歷史和中世紀羅浮宮共八個部分。展品是從法蘭西一世開始大量收藏,這個和達文西是好朋友的法國國王熱愛藝術,「蒙娜麗莎的微笑」就是他從義大利買來的。之後歷任國王又陸續從義大利和西班牙其他國家搜購越來越多的藝術品。拿破崙南征北討期間也掠奪了不少珍品,之後又增加了不少來自東方、亞述和古埃及的藏品。十九世紀後半以後的藏品已經全移到奧塞美術館,一般展出的藏品只有 3 5 千件左右,

現在羅浮宮的入口玻璃金字塔是 1981 年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 200 周年,法國總統密特朗對巴黎及羅浮宮進行的大改造計畫之ㄧ。這個由美籍華裔中國建築設計師貝聿銘設計、1989 年完成的金字塔是這項重大興建計劃裡唯一一個不是經過投標競賽而由密特朗親自委託的工程,2009 年法國政府還特地替金字塔慶祝 20 歲生日。

享受羅浮宮的方法
1.
從玻璃金字塔進入後,先拿份中文的導覽說明,規劃一下你想參觀的展區,因為羅浮宮實在太大,展品實在太多,你必須有所選擇。但別急著開始參觀,站在金字塔下享受一下透過玻璃灑下的柔和且帶點奇異感的光線吧!每次站在哪裡我都會有時空錯置的感覺,在一座如此古老的建築裡卻又從一個完全現代的焦點出發,然後即將進入充滿歷史感的藏品裡流連,我想貝聿銘當初規劃這個金字塔時,就已經連這樣的氛圍和情景都預先設計了吧!
2.羅浮宮本身是宮殿,建築的裝飾和天井畫就很有看頭。在 Sully wing 那側的地下樓層有菲利浦二世和查理五世時代留下的護城遺蹟。Richeleiu wing 那側的二樓則有金碧輝煌的拿破崙三世居所。
3.別忘了到黎西留側半露天長廊下的咖啡館 Café Marly 喝杯咖啡,光是看到排列在狹長充滿拿破崙三世風格走廊上的咖啡座和穿梭其間優雅的侍者,你就已經進入充滿很巴黎風味的場景裡。長廊座位可以看到拿破崙廣場上的金字塔和水池,還有對面一排古老建築,還不時可以感覺到從大廣場上吹來的微風……


2010年8月8日

艾菲爾鐵塔

1889 年完成,這個為了世界博覽會而建造的 A 字型鏤空建築,對當時熱衷古典建築美的巴黎人來說是個很大的驚嚇,引發一百多位作家、建築師和藝術家聯名上書反對,連署名單包括知名的小說家小仲馬(Dumas)、莫泊桑(Maupassant)、設計巴黎歌劇院的加尼葉(Garnier)等,他們覺得這個詭異得聳立在巴黎天空無意義的工業革命大怪物(當時的法國正和帶動工業革命的英國一較世界霸權的長短,這個鐵塔其實具有十分激進的工業革命象徵意義),活像個黑色大煙囪,給巴黎投下了醜陋的影子,破壞了巴黎高雅的氣質。
但這個超高難度、用 250 萬個鉚釘和 1 2000 多個規格不一的零件打造的巨塔實際上卻替巴黎帶來了全新的刺激和活力,這是當時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其他建築物都沒超過 100 公尺,艾菲爾鐵塔卻一口氣蓋成高 324 公尺,相當 80 層樓高),對巴黎建築界來說是個充滿勇氣的大變革,也是對建築的大膽挑戰。而當年的世博會吸引了 250 萬人登上鐵塔,當大發明家愛迪生被邀請去參觀鐵塔時,也驚歎於這個充滿新意的建築,因此送上一個他發明的留聲機給鐵塔設計人居斯塔夫艾菲爾(Gustave Eiffel),表達他的敬意。
居斯塔夫艾菲爾對如排山倒海的負面批判倒是比誰都篤定,他說:「我相信有一天,這座鐵塔會向世人證明它獨具的美感」。這個預言其實沒等太久就似乎應驗了,1889 9 月的某一天,艾菲爾本人在鐵塔的餐廳用餐時,瞥見知名作曲家古諾(Charles Gounod當時也是聯名反對鐵塔建造的人之ㄧ)就坐在他隔桌用餐,他大方的邀請古諾去鐵塔頂端的私人會客室,古諾還用現場的鋼琴即興的作了一首曲子彈唱,兩個人開心的聊了一整夜。另一個也在抗議書中強力反對鐵塔建造的作家莫泊桑,居然也成了鐵塔餐廳的常客,當大家質疑他的立場時,他的回應是:「因為這裡是全巴黎唯一看不到艾菲爾鐵塔的地方」。
當然這個當年遭眾人唾棄的龐然怪物,直到今天還是巴黎最具代表性的象徵物,也同時為巴黎帶來可觀的收入

艾菲爾鐵塔小檔案
鐵塔本身高 300 公尺,天線高 24 公尺,所以總高 324 公尺。共三層樓,有 1711 級階梯,用掉 7000 噸鋼鐵鑄造。
每七年會換上一次新漆,每次會有不同顏色,2009 5 月是 120 周年,鐵塔換上了一種特別的黃栗色,這個顏色還申請了專利,名字就叫「Marron Tour Eiffel」,意思是艾菲爾栗色。

各層有些什麼?
第一層離地面 57 公尺,裡頭有放映艾菲爾鐵塔的紀錄片,還有可以蓋特別郵戳的郵局,另有一家餐廳「58 Tour Eiffel」。

58 Tour Eiffel
午餐或晚餐的套餐:前菜主+主菜 或 主菜+甜點 19歐元 / 前菜+主菜+甜點 25歐元 / 套餐是不包含飲料的,單點飲料從 4.5 歐起跳,一杯酒從 6 歐元起跳
電話:0825 566 662
第二層離地面 115 公尺,有一間攝影室提供十九世紀末的服裝,讓遊客變身拍照。想到頂層要在這層樓轉搭電梯。很多人慕名而來的頂級餐廳「Jules Verne」也在這層。

Jules Vernes 的老闆是法國地位很高的名廚 Alain Ducasse (一星餐廳)
週一到週五中餐 85 歐元 / 週末午餐 165 歐元 / 晚餐 200 歐元
電話:01 45 55 61 44(一定要訂位,最好提早一個月訂)
第三層樓離地面 276 公尺,有一個擺著愛艾菲爾先生蠟像的展覽室。但最棒的是可以 360 度俯瞰巴黎,有室內和室外,不妨走倒室外感受一下巴黎高處的風。

如何享受艾菲爾鐵塔
1.
傍晚到入夜時分從塔上看巴黎是最美的。我也很建議晚上天全暗後走到鐵塔外近距離仰看,鐵塔上的燈光會把整座塔幻化成一個很不真實的、如透明般的結構體,那種美往往讓第一次看到鐵塔的人震懾不已,也可以深刻感受愛菲爾鐵塔的「巨大」。

2.特別的節日鐵塔會換上不同的燈光。我最愛一種冷藍色會不停閃爍的燈光,當鐵塔穿上這種燈光時,很像一個很開心不停搖擺跳舞的女人。

3.
搭地鐵六號線經過 Pont de Bir Hakeim 這座橋時(這段地鐵是在路上的),別忘了看看艾菲爾鐵塔,任何角度她都非常搶眼。

4.
拍艾菲爾鐵塔最好的地點有兩個,一個是戰神廣場(Champs de Mars),另一個是塞納河對岸和鐵塔相望的夏佑宮(Palais de Chaillot)的中央露台。

5.
想一邊吃飯一邊欣賞艾菲爾鐵塔,下面三個咖啡館或餐廳最適合。
Café de l'Homme
Parvis des Libertés et des Droits de l'Homme, 75016 Paris
(在 Musée de l'Homme 裡)
R
8 rue de la Cavalerie 75015 Paris(在 8 樓)
Tokyo Eat
13 Av. Du Président Wilson 75016 (是東京宮 Palais de Tokyo 的餐廳 )



2010年8月1日

聖母院


從教堂底下挖出的文物發現,聖母院所在地之前在羅馬時期曾有羅馬寺院,還曾有過基督教教堂。聖母(Notre-Dame)這個名稱在 9 世紀才出現,(Notre Dame 法文意思是「我們的女士」,這裡指的就是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在 10 世紀的時候這裡就已經是巴黎也是整個法國的宗教中心。

1160
年當時的巴黎主教發起教堂重建,在 1163 年時開始動工,但之後經歷了將近 200 年才完成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不過到底是哪些建築師負責在這期間修建聖母院,到現在還是眾說紛紜。法國大革命時期,聖母院被暴動的民眾破壞,變得相當殘破。19 世紀由 Viollet-le-Duc 負責全面整修教堂,今天我們看到的巴黎聖母院,其實是他的手筆。

12世紀到現在,巴黎聖母院已經有整整 800 年歷史,法國歷史上一些重要的儀式和典禮都在這裡舉行:路易九世、亨利六世和拿破崙都在這裡加冕。菲利浦四世在這裡召開法國歷史上第一次三級會議(Estates-General )。聖女貞德的平反訴訟會也在這裡舉行。亨利四世和瑪歌皇后的婚禮也在這裡舉行。密特朗總統去世時,世界各國的代表在這裡替他舉行安魂彌撒。

聖母院對很多人來說它的建築形式、宗教歷史意義都遠不及法國作家維克多
雨果的小說「鐘樓怪人」令人有興致。1828 年秋天,當時才 26 歲的雨果上了聖母院的鐘樓,思緒飛回到 350 年前的中世紀巴黎,心裡產生了很多想像,「巴黎聖母院」這本小說的靈感就這樣誕生。(這本小說原名其實是 Notre-Dame de Paris,就是巴黎聖母院的意思,「鐘樓怪人」是台灣香港翻譯後編改的書名)。小說裡天生畸形的駝背怪人加西莫多,則是他看到鐘樓上的滴水怪獸(gargouille)而靈光一現一個外表醜陋但內心善良的人物。

聖母院小檔案
位於巴黎西堤島上的大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堂,是很典型的哥德式建築。教堂高 127 公尺,全寬 40 公尺聖母院正門外的聖母院廣場上,有個標示碑,說明這裡是巴黎的原點(Point Zéro),也就是巴黎正中心點的意思。
登上北塔,可以看到怪獸石雕(脖子伸得長長的怪獸石雕 gargouille,從教堂外面就會看到,除了裝飾用,也是下雨時用來排水的)。然後往南塔移動,這裡有那個因「鐘樓怪人」而聲名大噪的、重達 13 噸的大鐘。你可以爬上 69 公尺高的鐘樓頂層,這裡也是「鐘樓怪人」故事裡加西莫多把副主教浮羅洛推下去的地方。

由南塔開始往下走,在西邊從北開始你會看到「聖母瑪利亞」、「最後審判」、「聖安娜」三個入口,上面排著有 28 個國王雕像的「諸王廊」,中央有個直徑十公尺的玫瑰窗(法文是 Rosace,英文是 rose window ),另外教堂的西邊、北邊、南邊各有一個玫瑰窗,也別忘了欣賞好幾個很漂亮的花窗鑲嵌玻璃。

享受聖母院的方法
1. 巴黎聖母院的建築雖不是法國所有聖母院教堂裡最雄偉的,但對第一次看到這種哥德式教堂的人而言,光是站在他的正門前就會被它極典型哥德式複雜精細的雕琢和高聳的尖塔震撼。

雖然聖母院前的廣場總是人滿為患,聖母院的正門總是排著長長的人龍,但我一直很喜歡從左岸 Saint Michel 的莎士比亞書店和旁邊的 Square Réne Viviani 的小花園,穿過兩側欄杆漆成像實木、寬敞得像個小廣場的 Pont au Double 橋,走到聖母院廣場隨便挑個地方坐下來,然後靜靜的看著聖母院。有時間的話,可以在橋上的長椅上坐一下,先遠一點看聖母院,這裡的人潮少很多,也清淨很多。

天氣好的晚上會有玩火的年輕人在廣場上表演,人潮通常還是很多。但奇怪的是,你聽不到或感受不到十分觀光喧鬧的聲音和氣氛(不過觀光大旺季的八月除外!),大部分的人都會安靜的坐著、或聊天、或發呆,我常想,可能是聖母院外觀的飛扶壁和高聳瘦長的尖塔太陰沉冷靜,讓人不自覺就沉靜下來吧!

2.
我仍然記得第一次走進哥德式教堂那種不可言喻的動容,雖然那次是在里昂。所以即使你不想花錢上鐘塔眺望,一定還是要走進去感受那種讓你不自覺就會肅然起敬跟感到平和的大教堂氣勢。

我對法國各地不管大或小、華麗或簡樸的這種教堂裡的尖肋拱頂,有種不尋常的著迷(pointed arch,有人叫它哥德式拱頂),所以記得稍為抬頭感受這種彷彿你可以直接上到天堂的奇異感覺。當然一定要好好欣賞玫瑰窗(法文是 Rosace,英文是 rose window )彩繪鑲嵌玻璃窗在光線轉折下產生的絕美,根據教士們的說法,這正是上帝居住地方的景象。

3. 據說從聖母院的鐘樓,你可以看到最清晰的巴黎風貌,連艾菲爾鐵塔或蒙帕納斯(Tour Montparnasse)大樓都沒法這麼清楚。最重要的原因是巴黎這個城市其實是從聖母院所在的西堤島(Ile de la Cité) 向周圍慢慢發展出來的。說明白點,聖母院是整個巴黎的中心點,所以這裡理所當然是看巴黎全景的最佳地點,不過要到達這個最佳視野點,你得先爬上 402 層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