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5日

龐畢度中心


和艾菲爾鐵塔一樣引起巴黎人震撼跟反對聲浪的龐畢度中心,是 1969 年的時候法國總統喬治龐畢度(Georges Pompidou)為了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帶領軍隊大勝希特勒的法國總統戴高樂而提出的計畫。這座以現代藝術為焦點的博物館從 1971 年開始興建,到 1977 年完成,是英國建築師理察羅傑斯(Richard Rogers)和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擊敗其他 600 個競圖爭取到的設計案。當然,一直以古典藝術和建築為傲的巴黎人絕不可能安靜的接受這個完全後現代主義、讓鋼骨和結構外露的建築,期間的爭議相當激烈,很多人諷刺的戲稱這是一座「市中心的煉油廠」(其實還挺像的!),這樣的建築後來被稱作「高科技派」風格(High-Tech)。

大力推動這個博物館的喬治龐畢度總統在來不及看到它完成就病逝了,所以這個博物館就以『龐畢度』為名紀念他,也因為地點就在 Plateau Beaubourg 這個區域,所以你會聽到很多巴黎人就叫它「Centre Beaubourg」。

龐畢度中心小檔案
畢度現代藝術中心和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並稱是世界兩個最大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有將近 60000 件來自 5000 個藝術家的藏品,平常只展出約 1330 件展品,這裏規劃的特展通常很精采,是所有學現代藝術的學生都很激賞也必要朝聖之地。

其實龐畢度的功能不只是一個收受藏藝術品和展出的博物館,裡頭還有一個經常都得排隊等待入場的歐洲最大的公共圖書館「Bibliothèque publique d’information (簡稱 Bpi)。另外還有一個專門收藏 20 世紀藝術相關書籍、名為康定斯基圖書館(Bibliothèque Kandinsky)。還有兩個電影院,一個有很多現代藝術相關書籍的書店、在噴水池旁還有一個知名度頗高的電腦音樂研究中心。

龐畢度的戶外有個以音樂家史特拉文斯基為名的噴水池(La Fontaine Stravinsky),以他為名是因為他是折衷主義(也稱學院派 academism)和國際主義藝術的代表,這是現代藝術的源頭。裡頭有 16 個彩色或黑色會轉動、噴水的雕塑,都和史特拉文斯基音樂有關。

如何享受龐畢度中心
1.當然得進去看看龐畢度的展覽,除了總是很精采的特展,常態展裡頭有很多當代知名藝術家的經典作品,是我們過去只能在書上或電影裡聽到看到的。

2.當然要花點時間坐在那個連水池裡的雕塑都充滿現代藝術精神的噴水池旁,一邊感受陽光和微風,還有常讓你有意外驚喜的街頭藝術表演。 

3.搭乘像是透明時光隧道的手扶梯上到到現在仍然算紅的 Georges Café 的露台坐坐,點杯價格不算貴的雞尾酒或咖啡(我倒覺得不一定得趕時髦進他們的餐廳吃飯)。這裡可以很清楚的俯瞰巴黎,你會看到在高處的蒙馬特、永遠精神奕奕的巴黎鐵塔、還有一整片很具巴黎風格的灰黑屋頂。


4.看完展覽,不妨去紀念品區晃晃,這裡十足像精緻的個現代家飾或藝術飾品專賣店,價格不斐,但你會看到很讓人愛不釋手的好東西。


2010年7月20日

奧賽美術館


奧塞美術館(Musée d’Orsay)原址是個火車站,是 1900 年為了世界博覽會而建的。1939 年進入巴黎的鐵路取消,車站關閉,從這時開始,這個車站被冷落了整整近 40 年的時間,還差點在 70年代跟著磊阿勒( Les Halles )市場被拆除。直到 1978 年被列為受保護的歷史建築,1986 年改建為博物館。

知名的意外事件:
2007
10 月在巴黎的白夜當晚(La Nuit Blanche)一群喝醉酒的人晚上闖進美術館,其中一個人用拳頭猛敲莫內的畫「亞爾嘉杜之橋」(Le Pont d’Argenteuil),畫作上被弄出一個直徑約十公分的大洞,不過後來修復了,但這群破壞畫的人被起訴但卻沒坐牢。

P.S. 白夜(La Nuit Blanche)是巴黎每年 10 月都會舉行的藝術嘉年華會。會有很多博物館、私人或公家的藝廊、和文化機構在這天是整晚開放且免費參觀,還會有很多藝術展出和表演。整個巴黎在這天會像個沸騰的不夜城!

奧賽美術館小檔案
繪畫主要保存安格爾(Ingres)的新古典主義到後期印象派畫家的作品(野獸派大師馬諦斯 Matisse 早期的描點作品算是一個終點),雕塑則從拿破崙三世(法蘭西第二帝國)至 20 世紀初麥約的作品,令外還有實用功能的新藝術,和一些攝影作品,通常展出約 4000 件藏品。

奧塞現在這些精采的藏品主要來自原來存放在羅浮宮、Jeu de Paume 印象派美術館,以及盧森堡美術館裡,還包括一些龐畢度中心裡屬於這時期的有關藏品。

如何享受奧賽美術館
1.
既是美術館,第一要務就是欣賞裡頭的藝術品。奧塞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是一個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繪畫的大收藏館,而這個畫派也正是大部分的人最熟悉也最容易入門的藝術階段,幾個知名的大師梵谷、雷諾瓦、賽尚、竇加等人的知名畫作都可以在這裡近距離的駐足欣賞。所以千萬不要只是到門口拍張照就走人,我知道我有朋友因為「一定」要買到 Louis Vuitton 的新款包包耽擱了時間,結果真的就只在門口拍了張到此一遊照。

2.不要只看畫跟欣賞雕塑,記得有空抬頭或轉頭享受在這棟充滿美好溫暖氣息的建築,它和大小皇宮是同一個時期、同樣風格的產物。強調鋼筋力學的結構,最特別的是有透明的玻璃天頂讓自然光源很溫和的灑進室內,也因為這樣,室內的空間感變得寬闊,氛圍變得和煦。大廳還保留著原來火車站裡的大時鐘,這個充滿十九世紀輝煌風格的鐘,會讓你想起那個富裕美好年代的巴黎。

3.奧塞是個位置很浪漫的美術館,它就在塞納河邊、在羅浮宮斜對面、而且隔著河和杜勒麗花園相對,美術館附近的建築和巷弄充滿巴黎左岸的人文氣息。所以參觀完要留點時間在附近走走,到河邊的舊書攤翻翻看看,到國立高等美術學院附近的(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 Arts)古董店、裱框店、舊書店呼吸一點只有巴黎擁有的這種雋永老舊的好質感。


2010年7月15日

香榭里舍大道


1670 年左右,路易十四請設計凡爾賽宮的景觀建築師 André Le Nôtre 設計一條從杜樂麗宮到現在凱旋門的道路,不過香榭里舍這個名字直到 1789 年法國大革命期間才取的。但十九世紀之前,這條路根本稱不上是一條「大道」Avenue,更別說是皇后的院子了!),只是從郊區運送蔬果家畜進巴黎的馬車會經過的道路,而且因為龍蛇雜處,是個名聲很不好的地方。

一直到拿破崙下令修建凱旋門(但 1814 年拿破崙政權被推翻後,工程蓋到一半被迫停止),香榭里舍才開始慢慢擁有了大道該有的氣質。這種大道氛圍在波旁王朝(Maison de Bourbon)復辟時期已儼然成形,當時雖沒有現在這些氣派的建築,但大道上的標準場景是:晴朗的假日,衣著華麗的有錢人悠閒漫步或搭乘豪華的馬車招搖過市,香榭里舍大道具有濃厚而毫不掩飾的奢華物化本質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確立,即使法國大革命之後這種招搖行為沉寂了好一段時間,但後來馬車遊街炫耀財富的戲碼又再度上演。

現在從凱旋門到圓環那段大道兩側上門面相當氣派的建築是奧斯曼的巴黎大改造後才有的,從圓環到協和廣場這個段有很多漂亮的綠地,十九世紀後半住在 Longchamps 新高級住宅區(就是現在的 16 區)的小孩常常跟著褓母或傭人來這裡玩耍,寫出有名的「追憶似水年華」的作家普魯斯特,就是這樣長大的。從那時到現在,香榭里舍大道其實沒有太大的改變。(這段故事有大部分參考改寫自鹿島茂的「巴黎文學散步」)

香榭里舍大道小檔案
位於巴黎西北邊的第八區。據說這是世界上兩旁建築物高度和道路寬度比例最完美的一條馬路,也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街道。『Elysées』一詞來自希臘神話 Elysian Fields,意思是聖人和英雄靈魂居住的地方。
從協和廣場向西延伸到戴高樂廣場上的凱旋門,共約 1910 公尺。協和廣場到圓環這段以氣派的奧斯曼式建築和美麗的公園綠地為主,圓環以後到凱旋門這段高起的地方,搖身一變為人潮川流不息的觀光區,高級精品店、國際連鎖品牌、咖啡館和餐廳林立,這段的房價已經高到很少人會住這裡,大都是開店或辦公室。

每年七月十四日法國慶,法國總統在這裡舉行閱兵儀式。這裡也是環法自行車大賽(Tour de France)的終點。此外,從聖誕節之前大道兩旁的行道樹會掛上美麗的聖誕燈飾,到了1231日,會封街成為人行步道,大家會在這裡新年倒數。

如何享受香榭里舍大道
巴黎人很少到香榭里舍大道湊熱鬧的,因為這條大街早已被觀光人潮淹沒,充滿濃厚的商業氣息。不過這條已經成為巴黎快樂物化表徵的大街還是有它動人的面貌:

1.聖誕節期間,我一定會挑個晚上去看看它。整條街道兩旁的樹上都會掛滿聖誕燈飾,那種節慶的氣氛相當大氣澎湃,但卻又總讓我覺得裡頭有些細微的優雅,可能是巴黎人獨特的美學觀造成的,像是這兩年的冷藍色像是在掉眼淚的燈飾就有種很獨特的美。

2.站在這條筆直的街道上可以看得很遠很多,羅浮宮和它的金字塔、小凱旋門、杜勒麗花園、協和廣場上的方尖碑、然後是凱旋門,以及西邊更遠、在巴黎城外的新凱旋門,這就像是一條巴黎西邊的歷史軸線,值得玩味。

3.靠近塞納河那頭,在大道上就可以明顯看到、為了 1900 年世界博覽會而建造的大小皇宮(Le Grand Palais),是值得一訪的展覽館。這個新藝術風格的建築裡經常有十分有意思的展覽。從這裡眺望亞歷三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和傷兵院(Les Invalides),景觀絕美。

2010年7月10日

加尼葉歌劇院

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de Paris Garnier)是因為設計者查爾斯加尼葉(Charles Garnier)而得名。別以為巴爾札克、福婁拜(包法利夫人的作者)、和左拉這些知名法國作家小說裡經常提到的歌劇院就是加尼葉歌劇院,當時指的應該是在 Rue Peletier 這條路上的歌劇院。

興建歌劇院的起始是 1858 年拿破崙三世差點被暗殺的事,他怪罪原來的歌劇院暗藏在不容易部署警力的小巷裡,決定把興建歌劇院放進他的大改造計劃裡。拿破崙很看重這個歌劇院,所以同時要求要建一條從他住的杜勒麗宮到歌劇院的超大馬路,就是歌劇院大道(Avenue de l’Opéra,他要求這條路必須建得很寬大,就是為了防止有人想再暗殺他)。1860 12 月,法國藝術部終於決定了興建案,在一共 171 件作品裡,年僅 35 歲的建築師查爾斯加尼葉的作品出線,不過並不是大部分的人都認同這個結果。跟他競圖的維奧萊勒杜克是當時皇后歐仁妮(Empress Eugenie)的好朋友,所以皇后曾很不客氣的問他:「你設計的這是什麼東西?不是古典風格,也不是路易十六的建築樣式」,加尼葉則很大膽也很篤定的回答:「這是拿破崙三世的風格!」,這座歌劇院後來還真成了第二共和時代的代表建築,這種折衷了古典到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樣式後來常被稱作第二共和風格或拿破崙三世風格,不過據說後來歌劇院正式開幕時,加尼葉被要求要買門票入場(因為當時已經換了對拿破崙三世並不認同的新政府)。

1861 年夏天,歌劇院開始著手興建,不過問題接踵而來:首先是地基下居然挖到羅馬時代的採石場,造成地下水滲入整個基地,淹水成一片湖泊,Gaston Leroux 著名的「歌劇魅影」裡勞爾子爵在地下室發現的湖泊和洞窟,靈感就是從這裡來的。再來就是 1870 年的普法戰爭和第四次革命讓尚未完成的歌劇院再度停工。就這樣在 1862 年就開始動工的巴黎歌劇院在重重困難下,直到 1875 年才正式啟用,一共拖了 14 年才完成,花了超過 4700 萬法郎。

1875 1 5 日,巴黎歌劇院正式揭幕。1896 年,在歌劇上演第一幕正要結束的時候,掛在觀眾席上方的水晶燈因電線走火掉下,造成一名婦女死亡,大家可能覺得這個場景相當熟悉,沒錯,這個事件後來就是「歌劇魅影」著名場景的發想。

加尼葉歌劇院小檔案
歌劇院面積 11,000 平方米,由法國建築師查爾斯加尼葉(Charles Garnier)所設計,被認為是新巴洛克式建築的典範之一,建築風格十分華麗。雖是世界上最大的歌劇院,但卻祇有共有 1991 個座位,因為除了部分當做排練場、圖書館和博物館外,留了一個長 58 公尺、寬 13 公尺、高 18 公尺、掛著絢麗水晶燈的長廊大廳當作上流社會聚會的豪華場所。觀眾席則是極度絢爛的紅色和金色,重六噸的水晶吊燈和天花板上夏卡爾的畫,都讓人炫目。

如何享受加尼葉歌劇院?
1.現在的加尼葉歌劇院主要以芭蕾舞劇和古典樂演奏會為主,大部分的歌劇大都移到巴士底歌劇院(Opéra de la Bastille)演出了。所以想一睹歌劇院裡頭究竟有多豪華,時間夠充裕的話,我很建議選齣芭蕾舞劇實地體驗在這裡頭看歌劇的感覺(這會比你付費光是進去參觀來得有感覺,而且芭蕾舞劇不太有語言的隔閡),可能的話選包廂的位置(必較偏的包廂位置票價會便宜很多),體會一下只有在電影場景裡看得到的觀劇情景。

中場休息一定要出去挑高的大廳透透氣,從大廳上的平台欄杆往下望十分壯觀,有興致的話買杯香檳到社交大廳感受一下那種懾人的氣派,你很容易就能在腦海裡想像當時上流社會在這裡舉行大宴會的景象。記得走外面到陽台上,從那裡俯瞰歌劇院大道晚上的車陣和建築,你會了解當時拿破崙三世大改造帶想帶給巴黎的「大氣派」到底是什麼,雖然拿破崙三世始終沒等到這個歌劇院落成就去世了。

2.經過歌劇院,你一定會看到很多人坐在歌劇院外頭的階梯上(據說喜歡秀的人常會坐在這裡,因為可以被來來往往的人和車看得一清二楚),但即使你不想秀,也不妨上去坐坐看吧。周邊街道是車流人潮很少停歇的區域,但因為歌劇院的階梯腹地高而大,劇院前的歌劇院大道(Avenue de l’Opéra )拜當年拿破崙三世為自己著想所賜,蓋得又直又長,你會有種在高處冷眼觀看週遭喧鬧的愉快感!

2010年7月3日

凱旋門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e l’Etoile)是拿破崙為了紀念打勝奧斯特立茲戰役(Battle of Austerlitz),下令在 1806 年建的,可能也都認為他曾風光的穿過凱旋門接受英雄式的榮耀。但其實凱旋門因為拿破崙在 1814 年戰敗被迫中斷,雖然百日政變時他重奪王位,但一直到他後來滑鐵盧敗北,整個工程完全中止,蓋了一半的凱旋門就這樣被棄置在當時稱為星型廣場的地方整整近 18 年,直到 1832 年才又復工,於 4 年後的 1836 年完成。

而拿破崙真的穿過這座當年他想炫耀法國國力、也為了迎接日後凱旋歸來的法軍將士而蓋的建築,是在 1840 年,當他被埋在聖勒赫拿島的遺骸挖掘出來運送到巴黎,並正式的穿過凱旋門,拿破崙的豐功偉業和凱旋門才再度在人們的心裡產了完整的連結。

日後凱旋門也真的忠實的扮演了迎接英雄的角色,但卻大都是充滿莊嚴意義的,還包括多次重要而悲愴的悼念:1885 年法國為偉大的作家雨果舉行國葬,他的棺木在凱旋門下擺了一夜;一次世界大戰時,凱旋門是法國人民心中追掉為國捐軀眾多士兵的象徵;1944 年戴高樂將軍在這裡替犧牲的無名英雄們祈禱後,在香榭里舍大道上宣佈法國脫離納粹的統治。1970 年矗立著凱旋門的星型廣場正式改名為戴高樂廣場(Place Charles-de-Gaulle)。
今天的凱旋門表面上看去是巴黎十二條大街向外放射、氣勢磅礡的中心,但其實正下方還是保存著充滿榮耀的哀戚與肅穆,1920 年一名戰死沙場的無名英雄的遺體,一直擺在這裡代表著大戰中為國犧牲的 150 萬法國士兵。到現在,每天晚上六點會有一個正式的儀式祭拜他。墓前有一盞永遠亮著的燈,這個對法國人充滿莊嚴象徵意義的儀式,即使在希特勒佔領法國期間也從未間斷。每到重要節日,我們也會看到一面長 10 米多的法國國旗從凱旋門拱頂垂掛下來,紀念這些勇敢的士兵。

直到今天,每年七月十四日法國國慶時,法國總統都照例要從凱旋門下通過,而且在這裡開始國慶閱兵的儀式。而總統卸職的前一天也一定要來這裡向地下墓室裡無名烈士祭上一束鮮花。每當法國足球隊或重要賽事獲勝時,巴黎人也都會跑到近凱旋門這端的香榭里舍大道瘋狂慶祝。凱旋門對巴黎人來說,是一個具有十分濃厚「國家」意義的地方

凱旋門小檔案
門高 49.54 公尺,寬 44.8 公尺,厚 22.21 公尺。門上的大型浮雕都是以戰爭為主題。他的四側都有門,門內刻著跟隨拿破崙出征的 386 名將軍和 96 場勝戰的名字,還有 1792 年到 1815 年間的法國戰爭歷史。你可以搭電梯或爬 273 階的樓梯上拱頂的瞭望台,瞭望台下面有個小小的博物館。

拜訪凱旋門的小提醒
凱旋門跟巴黎其他景點有很不一樣的嚴肅意義,所以我只想提醒你們來凱旋門時除了登上頂端眺望巴黎,欣賞同在一條直線上的另兩個凱旋門
:新凱旋門(La Grande Arche)小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體驗放射狀的十二條大道的氣勢外,別忘了凱旋門對法國人最重要的意義,有心的話也可以去地下的士兵墓前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