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0日

巴黎式Bobo

這篇文章會完整的讓大家知道真正的巴黎 bobo 到底是怎麼回事。進入正題前先給大家聽這首叫做 Les Bobos 的歌,這是法國知名歌手 Renaud 寫的,音樂影片裡你們可以看到很典型的巴黎 bobo 的樣子,歌詞則是諷刺又詼諧的描述了巴黎 bobo 的行為和生活,歌詞最後還說,他真的不太喜歡 bobo,但他卻也做一些跟 bobo 一樣的事,這其實代表了很多巴黎人對  bobo 的「經典態度!

剛到巴黎時就不斷聽到周圍的朋友在談論,哪個區現在變得很
 bobo,哪家餐廳是巴黎 bobo 很愛的,哪個很 bobo 的電影院和書店開張了。bobo 這個名詞雖然早在十年前就開始流行,但顯然這個現象和這種族群仍存在全世界很多大都市裡持續發酵,還不斷轉變,這個多年前在雜誌社工作時大家很愛炒作的話題,又跳回我的生活。

我開始很好奇巴黎的 bobo 是怎麼一回事?到處問當地人和住這裡許久的亞洲人,問他們對巴黎 bobo 的看法。於是,我收到一本給大人看的、叫做「歡迎來到 Bobo 樂園」(Bienvenue à Boboland)的漫畫書,有個朋友很興奮傳給我一首法文歌 「Les Bobos」 的歌詞,然後另一個朋友拼命帶我去看巴黎很 bobo 的人在哪些很 bobo 的店吃早餐跟喝咖啡。

就因為這樣,我開始發現 bobo 這個字眼在巴黎人眼中和台灣、紐約有點不一樣,當巴黎人提到「bobo」,很多時候帶著貶損嘲諷意味,即使很多巴黎人心裡其實嚮往,而且也不自覺或多或少過著 bobo 的生活,但絕對沒人喜歡公開承認自己是 bobo

先給「bobo」下個「巴黎式」定義
布爾喬亞(Bourgeois)是有錢的人
波西米亞(Bohème)是不在乎未來、金錢和保障的人
 Bobo 是那些有錢但又不想跟典型的有錢人一樣的人

bobo 
這個字眼開始出現在巴黎就是當年美國社會學家 David Brooks 提出這個新名詞的 2000 年,但一開始就跟美國的定義有些不同。巴黎人認為的 bobo 帶有比較濃的 「hipster」味(hipster 就是趕時髦的人),巴黎 bobo 倒底都愛做些什麼事呢?(對那些不屑 bobo 的巴黎人來說就是愛趕哪些時髦了!)

他們不喜歡去大家都去的商店、餐廳、電影院、劇場等
他們在意細節
他們思想新潮
他們喜歡新鮮的創意
他們在乎生態,吃有機食品
他們不愛奢侈品,喜歡特別或稀有的東西
他們喜歡自然原汁原味的東西
他們不愛追求時尚
他們過健康的生活
他們不會有種族歧視
他們接受同性戀,而且對他們很友善
男性 bobo 絕對不大男人
他們大部分喜歡左派但卻又不是那麼左派

但在法國很多藝術家都對都對這種生活方式提出批評,就像前面音樂影片裡的歌手 Renaud 做了那首叫「Les Bobos」的歌曲,其實是語氣充滿嘲諷。法國作家 François d’Epenoux 在他的書裡直接的標示這群人,最後還下了一個挺負面的結論:bobo 是巴黎的意見領袖,他們通常是廣告界、音樂界、電影界、或是記者,他們之所以成為意見領袖是因為他們的工作。
事實上他們是真正的布爾喬亞中產階級,但卻是仿冒的波西米亞!我在看了這些資料後終於瞭解,為什麼大多數巴黎人不願承認自己是 bobo,提到 bobo 也總是需要有那麼點故意的遲疑和必要的不屑態度!

但不可否認的,巴黎 bobo 愛去的地方,往往就是現在巴黎最新、最特別、或者說是最紅的地方。所以我在我筆記本右邊的貼貼上告訴大家幾個巴黎的 bobo ,來巴黎不要只是待在觀光客聚集的地方,到這些區看看,你才能感受到中文觀光指南很少提到的真實的巴黎人生活 。我們接下來也會陸續給大家這些區域的散步地圖和吃喝玩樂建議喔!


Bobo 的起源
2000 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David Brooks 的書「天堂裡的布波族」(Bobos in Paradise)提出了一個新名詞 bobo,這個字是取 bourgeois(布爾喬亞)和 bohemian (波西米亞)這兩個字的開頭組成的,我們白話點說就是中產階級的波西米亞人。 

這個名詞是 1980 年代雅痞族(yuppies)的衍生。他認為那個時候社會上出現了一個新的社會階層,他們都是高級知識份子,因為資訊時代來臨,讓他們擁有高度的創造空間,也因為這樣快速累積財富,讓他們晉身中上階層。這些人混合了1960 年代理想主義和 1980 年代自利主義的特質,他們遵循主流社會的規則(說明白點是他們認同當時美國的資本社會主義的價值),他們可以花大錢買品質好的東西,但大都花在像是家具或生活用品這類非奢侈品的類別,他們同時對社會裡存在的不同觀點和不同族群的人有很高的接受度。Bobo 這個字後來變得很流行,也被時尚界高度使用,在 2005 年左右紐約上城很愛用 bobo chic (布波摩登)這個詞來代表最時髦的品味。

巴黎幾個 Bobo 區
早先巴黎的 bobo 大都住在 2, 3, 4, 9 這幾個區,但這幾年越來越多的 bobo 住進 10, 11, 18, 19, 20 區地價不斷上揚的某些好區段,也因為這樣造就了巴黎這幾年來幾個新興的 bobo 區。他們喜歡買老舊的公寓、工坊、甚至是車庫改建成完全沒隔間、充滿工作室風格的住所。


瑪黑(Marais,第 34 區)
除了有無數時髦的餐廳、咖啡館、和同性戀酒吧之外,在小巷弄裡有很多服裝和家飾設計師的創意小店,是個購買和體驗 bobo 時髦趣味的好地區。這區的 bobo 外表比較 chic 而且也比較有姿態,而且瑪黑的南區,也就是最活絡的那個區塊對很多巴黎人來說已經被觀光人潮和很商業的連鎖品牌攻佔。所以想找到一些所謂巴黎人真的覺得特別而且有創意的 bobo 品牌或氣氛,得到瑪黑的北半邊才感受得到。

rue des Martyrs  區 )
這個區域跟 18 區的蒙馬特其實只隔著條大馬路,從地鐵 2 號線的 Anvers 出來往北邊去就是蒙馬特山腳下十分混雜的區。但往另一個方向,也就是西南方走就會進入另一個氛圍完全不同的區域,尤其以 rue des Martyrs 為中心的周圍。裡頭隱藏著很多老家具店、二手衣店、以及設計師的創意小店,很多藝術家、平面設計師和創作歌手住在這一帶,是真正的巴黎人很愛的一個區域。因為這裡沒有太多觀光客的喧鬧和商業化的名店或高級餐廳,但倒是有不少充滿新式風格但不昂貴的小餐廳和酒吧。

聖馬丁運河(Canal Saint-Martin,第10區)
想感受道地的巴黎 bobo 氛圍一定要到這裡晃晃,尤其是星期天下午,運河的堤岸邊會看到很多巴黎人來這裡喝酒、聊天、野餐。在附近的 rue Beaurepaire rue de Lancry 兩條路上有很多很有創意的服裝店和書店。聖馬丁運河往下走到 19 區的堤岸有幾個時髦巴黎人會去的、有 DJ 駐場的的 Bar。這區的 bobo 外表樣貌樸實很多,看起來比較像尋常人,但他們骨子裡的生活態度像是崇尚自然、接納不同族群的人這些特質卻是道地的 bobo

巴士底(Bastille,第11區)
沿 Faubourg St-Antoine 這條大道兩旁是另一個 bobo 區。不同於瑪黑和聖馬丁運河的時髦人士和創意小店氣氛,這裡十年前開始有很多藝術家和設計師住進這裡,他們把原來工業用的建築改成很有味道的工作室。這區也有不少 bobo 很愛的懷舊事物,包括一些傳統手工修復老家具的工坊、幾個很不錯的 bistro 餐館、還有很棒的傳統市場,另外也有不少有趣的藝術和博物館空間。

Abbesses18區)
這裡是另一種風格的 bobo,這是蒙馬特(Montmarte)最時髦的區域,有很多小精品店、酒吧和小餐館散佈在迷人的坡道式巷弄裡,聚集在這裡的 bobo 通常帶點前衛邊緣風格。

Place Gambetta(第20區)
最近有個剛剛崛起的 bobo 區,就在 20 區美麗幽靜的拉謝斯神父墓園(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西北邊的 Place Gambetta 周圍(這個廣場也是 20 區市政廳所在),許多餐廳和酒吧把這裡的夜晚炒得很熱絡,很多熟門熟路的巴黎人說這裡才是真正的巴黎!




2011年3月5日

巴黎的街道

巴黎之所以美,我覺得很大的關係是因為它是少數把古老街道保留得很完整的大城市。雖然今天巴黎街道的風情其實是 19 世紀中第二帝國拿破崙三世和奧斯曼男爵大改造留下的,但其間還是穿插了不少從中古世紀就存在的樣貌和印記。

奧斯曼式的街道輪廓雖對巴黎說是「新的」規劃,但對大多數外國人尤其亞洲觀光客來說,這依舊是我們心目中「舊時巴黎」的形象,這些「新」的「舊」街道和中古世紀狹窄昏暗的石板路錯落有致的並存,交織成今天所謂的巴黎街景,散發著其他城市望塵莫及的獨特氛圍。

各種道路的稱呼法
巴黎的街道有很多種稱呼法。boulevard avenue 都是有多線道而且兩旁大都有行道樹的「大道」,但 Avenue de lOpéra 是少數知名大道沒有行道樹的,因為當初蓋這條大道是為了通往加尼葉歌劇院,他們不希望行道樹遮擋了人們一眼看到歌劇院的寬闊視野。

boulevard 是指沿著環繞巴黎市已經拆掉的舊城牆而建的環狀大道,avenue 則是為了連接 boulevard 而建的直線大道。avenue 其實是古法文「到達」(avenir)的過去分詞,大道跟「到達」有何關聯?舉個最簡單易懂的例子,香榭里舍大道(avenue des Champs-Elysées)就是一條可以直通到達凱旋門的道路,所以會叫「avenue」的路大都是可以通往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點的。
最常見的道路用「rue」這個字稱呼,這個字就是英文的「road」,但巴黎的 rue 其實通常跟沿著這條路而建的建築有關聯,所以常常會用以前住在這裡的名人或重要事件發生的地點當作名字。

另外比較窄小、汽車無法通過的小巷就叫「passage」或「allée」,而 passage 另一種意思是拱廊街,就是早期有透光玻璃罩頂的購物道。鄰著塞納河和聖馬丁運河的道路叫做「quai」,法文的意思是「河堤」,不過翻譯成「堤岸道路」會更貼切。

巴黎的街道也會用廣場「place」當地址,指的是好幾條街交會處的廣場。如果是路跟路的轉角是方正的四角形,就叫「square」,這是歐斯曼巴黎改造時模仿英國的街道而來的。另外還會看到用 cité(住宅區)或 villa(別墅住宅)當作街道稱呼的,少數會用 porte(門)或 cour(院子)這類的字。

街道都有名字巴黎的街道都有自己的名字,跟很多大都市用號碼區分不同街名很不一樣。大多數的名字都是人名,通常是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或是舊時那條路的地主或所有者。巴黎每年都會有很多件重要人物的遺族或和他們相關人士跟政府的道路命名委員會提出的申請案件,希望把道路以這些人的名字命名。走在路上時仔細看一下建築物上的標示,一些名人住過的房子外觀會有標示說明是誰在什麼時候住在這裡。

門牌號碼的邏輯
巴黎現在門牌號碼排列的邏輯是 1805 年通過的法令規定的:
1. 如果路是和塞納河成直角或斜角相交,那就是背著河左邊是奇數號,右邊是偶數號,離河越近號碼就越小
2.
路要是和塞納河平行,就面向河的下游方向(塞納河的下游是西邊),左邊是奇數號,右邊是偶數號,越往下游,號碼就越大。
我覺得巴黎街名的標示算很清楚的,想確認你現在位於哪條路,就走到路和路的交接口抬頭看看建築物外牆轉角上的藍底白字標示,上頭會告訴你現在站在哪條路上,這種門牌是 1847 年開始使用的。

最長、最短、最寬和最窄的路
巴黎市一共有 6088 條道路。
1最寬的 16 區的 Avenue Foch,居然有 120 公尺
2. 最窄的則是第 5 區的 rue du Chat-qui-Pêche,只有 1,8 公尺,但另一說法是 12 區的 sentier des Merisiers 不到 1 公尺寬。而且聽說 20 區有條 passage de la Duée,雖右邊被毀,周圍還有柵欄,實際量出來只有 80 公分寬
3. rue de Vaugirard 最長的街道,橫跨第 6 區和第 15 區全長 4360 公尺
4. 2 區的 rue des Degrés 則是最短的街道,只有 5,75 公尺
5. 最陡峭的道路在 20 區,這條叫做 rue Gasnier-Guy 的路,傾斜度 17


2011年1月7日

不可不知的巴黎大改造

我們印象中巴黎的美令人讚嘆的寬闊大道和整齊美麗的建築和雕飾,其實並不是原來的巴黎。法國文人作家心目中和書本裡描述和懷念的老巴黎樣貌,其實是 19 世紀中葉以前的巴黎,一個從中世紀以後就沒什麼改變的城市,是破舊、有著許多小道暗巷在城市裡彎繞迂迴、還不時散發著惡臭的混亂都心,但卻也同時充滿著巴黎耐人尋味的人文和不羈的氛圍。

今天的巴黎其實是第二帝政時期拿破崙三世和他得力助手也是當時塞納省省長的的奧斯曼男爵(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大手筆的傑作。這兩個野心勃勃、意氣風發的男人主導了從 1852 年到 1870 年效率和規模都少見的巴黎大改造案(Haussmann’s Renovation of Paris)。

當然很多人把這個幾乎全面改造巴黎的計畫看成他們兩人鞏固權力和掌控社會秩序的手段。但有個不爭的事實是,當時巴黎市景的擁擠混亂和骯髒已到極點:巴黎市中心人口密度高到每平方公里住著 10 萬人,1832 年還發生了造成當時只有 65 萬人的巴黎死了 2 萬人的大霍亂。這也是大改造案很重要中心概念之ㄧ:「改造同時意味著淨化巴黎」。

巴黎大改造是名符其實的「大」,這「大」意味著完整而徹底。從街道、建築物、公園、下水道、飲水系統還有重要景點,在這次的大計劃裡,都徹頭徹尾翻新或無中生有,運用的專家團隊也相當龐大,從財務專家、建築師、園藝和造景大師和工程師都有。看看我們以下的整理,你們就可以知道這個計劃
到底有多龐大

**
有關建築物
一共有 2 萬棟舊建築被拆除,並在 1852 年到 1872 年蓋了 4 萬棟新建築。也因此創造了大批被稱為所謂「奧斯曼風格」的建築,其實這就是大部分外國人心目中的巴黎風格建築,這種被信奉古典建築風格的人士譏評為沒風格的樣版建築有以下相當統一的規格:
1. 地面層和地下室用厚大的石塊建造
2.
二樓是所謂「貴族樓」,會有一到兩個陽台
3.
三樓到四樓風格類似,但在窗子周圍沒有精緻的石雕
4.
五樓是各戶相連,會有沒有任何裝飾的陽台
5.
屋頂一定是 45 度角傾斜
6.
屋主每 10 年要清洗建築外觀

**
有關街道及廣場
建造了許多寬達 30 公尺的大道,巴黎因這筆直貫穿市中心大道而清澈明朗了起來。當時這些大路直到現在還是巴黎的骨幹,還包括幾條通往當時郊區(現在的 12, 19, 20 區)的道路。同時建造了幾個連接這些大道的大廣場,像是夏特雷廣場(Place du Châtelet)和星型廣場(Place de l’Etoile)等。
本來拿破崙三世為了嘉許奧斯曼,要把今天的聖米歇爾大道(Boulevard Saint-Michel)取名為歐斯曼大道,但他選擇他出生的房子所在的大道以此為名,也就是今天的歐斯曼大道(Boulevard Haussmann)。其他幾條當時新拓的大道包括和省米歇爾大道一樣是南北向的塞瓦斯托波爾(Boulevard de Sébastopol)、東西向的聖日爾曼大道(Boulevard Saint Germain)和歌劇院大道(Avenue de l’Opéra)。

**
重要景點
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Garnier)、夏特雷廣場(Place du Châtelet)、上帝醫院(Hôtel-Dieu)、20 個區的市政大廳等都是在那時興建。另外還包括里昂車站(Gare de Lyon)和北站(Gare du Nord)。

**
下水道和供水系統
建造新的儲水系統,還有巴黎知名的下水道(égout

**
綠地
當時巴黎的綠地並不多,現在巴黎龐大迷人的綠地像是西邊的布隆尼(Bois de Boulogne)和東邊的凡仙森林(Bois de Vincennes),幾個有名的大公園像是秀蒙丘公園(Parc des Buttes Chaumont, 蒙梭公園(Parc Monceau),蒙蘇喜公園(Parc Montsouris)都拜這個計畫所賜。此外每個區域也蓋了很多小廣場,大道兩旁也有計畫的種了很多樹。

**
巴黎市區擴大重整
1860 年原來只有 12 個區的巴黎往外擴大為 20 個區。
不過這個計畫其實招來很大的爭議,藝術家和建築師大力譴責這些制式的建築單調乏味且讓人窒息。政治家和作家則控訴這個大改造根本就是一個投機性和貪婪腐敗的機制,甚至有人質疑歐斯曼從中牟利。當然,很多評論家根本上相信這個計畫其實是拿破崙三世和奧斯曼為了滿足個人權力慾和掌控欲的工具。
大改造也被很多人看成是加深社會階層的糟糕方法,因為建築大更新,讓巴黎中心房價上漲,窮人只好往便宜的外圍區域搬遷,新建築讓貧富的區隔變得比過去更明白而張揚。而比較好的廣場和建築集中在西半邊的規劃也彷彿刻意在區分巴黎東邊和西邊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這個現象即使到了今天還是存在:從市中心到西邊,你會一路看到漂亮的辦公大樓和乾淨美麗的有錢人住的房子,但中心往東景況大不相同,這裡比較多的是看起來品質比較差的房子和混亂不太美觀的工業區。
不過據說今天的巴黎人大都對這個大計劃留下的巴黎風貌持正面的態度。今天我們大多數人深深著迷的巴黎其實是新舊並陳:當年大批的歐斯曼建築和大道以及安靜佇立當中的中古世紀古老樸質的房子同時存在。
不過在這些氣派美麗的房子和街道之間,你不時踩到的狗屎和不經意聞到的臭味,以經常瞥見的巴黎人傲慢卻也迷人的神態,其實是真正老巴黎的因子。歐斯曼的大改造給了巴黎一個豪華懾人的外表,但並沒有完全改變當年的巴黎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