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

巴黎式夜晚


上次提到聖馬丁運河時答應大家要找個晚上回現在當紅酒吧 Le Comptoir Général,看看是否如法國朋友描述的那般「虛假」和「做作」。
我們挑了週末去,理所當然得在冷風中排隊多時。經過那個多年前安朵就一直很喜歡的帶著老舊神秘感的古典奢華長廊,就進入了完全動彈不得的啤酒區,可能因為這區飲料比另一個雞尾酒空間價格便宜,所以擠滿了開心暢飲或是跟著挑選得不錯的音樂自嗨起舞的年輕人,我們決定快閃至還有空間可呼吸的雞尾酒區。雞尾酒區的氛圍很不同,有個很有夏威夷海灘風情的的吧台點酒區,有巧妙安排散落在各個角落的沙發區可以坐著,或是用大啤酒桶當桌子的站立區,在這裡,安朵喜歡上了這個大體上周遭朋友給予不良風評的地方。


因為並不是所有的人都一定打扮入時,也不是每個人都虛假做作,這裏充滿安朵喜歡的巴黎式「混搭」氣氛,有很嗨很時髦的年輕人,有成熟打扮優雅的中年人,有穿著十分左岸書卷氣的文青,有打扮得很美式性感來巴黎享樂的美國女生,還有穿著言行都相當平實的當地人。這些很不一樣各有個性的人們,以一種既獨立卻有隨時可能有關連的方式和態度在這裡享受週末的歡樂時刻,大都時候人們只跟自己同行的朋友喝酒聊天,但在點酒區或共享的沙發角落或啤酒桶桌前,人們可能會隨意的說點話或開開玩笑,氣氛是自由而閒散的,是你可以選擇任何自己喜歡的方式和姿態的,也是一種對安朵而言十分「巴黎」態度的。當然,也是目前為止在台北很難找到的、風格概念足夠時髦、氛圍足夠自在、人之間的交流足夠自然流暢的酒吧。想體驗道地的巴黎夜晚,這裏真的是個好選擇!



2015年10月21日

有官職的情婦

安朵在巴黎住的公寓附近有家咖啡餐廳「La Favorite」,這不是家特別的餐廳,但卻因為名字引起了安朵和友人的一段有關「法國宮廷情婦」的討論( La Favorite 是寵妾的意思 ),友人說起有關法國歷史上幾個知名寵妾的故事,引起安朵高度興趣,在網路上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記載,今天來跟大家聊聊!


古代的歐洲婚姻制度因為受到基督教牽制實行一夫一妻制,且皇室貴族離婚要符合嚴苛的條件,但當時的貴族婚姻都是基於政治考量,所以包養情婦就成了當時皇室貴族彌補愛情需要的方法。但中世紀前的歐洲只有教士和修士識字,加上當時通姦罪被視為極大罪惡,情婦在皇室完全無地位可言,所以看不到任何和情婦有關的文字記載。文藝復興時期鉛活字版發明後知識變得普及,不再只是教會人士的權利,貴族們開始在茶餘飯後把宮中的八卦傳給親友,受教會約制的道德禮俗開始鬆綁,即使是經過宗教改革後的天主教國家也是,皇家情婦的訊息快速傳播,有官職的情婦也開始首次出現在法國宮廷。



「有官職的情婦?」,沒錯,一開始法國宮廷是只規定情婦須履行特定義務來換取年金、地位跟賞賜。法國國王法蘭索瓦一世是第一個冊封他最寵愛的情婦「皇家官方情婦」頭銜的國王,引起歐洲各國競相效仿,「皇家官方情婦」成為歐洲宮廷的必要配備,有人甚至形容這個角色存在的必要就如同國王的皇冠和權杖一般,法國歷史上能獲得國王青睞的情婦通常美貌才智兼具,有些甚至深度參與了宮廷的政治決策(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龐巴度夫人就是最知名的例子),而「寵妾」(La Favorite)就是指情婦中最受國王寵愛的情婦(皇家官方情婦的位子通常只有一個)。寵妾除了有可觀的津貼、頭銜、職務外,因為皇家情婦多少有國王拿來炫耀的成分,所以宮廷裡有這樣不成文的規定,就是,皇家官方情婦的穿著打扮和各種排場必須要超過宮廷裡其他女人,甚至包括皇后,所以首席情婦還會獲得龐大的賞賜,開銷也通常大得驚人。

2015年10月15日

巴黎滋味勢必昂貴?

安朵有少數朋友來巴黎幾乎只吃星級餐廳,但老實說,除非真的錢多到不在乎,或是十分理解美食的老饕,否則一般人去吃星級餐廳真的只是一種虛榮的浪費,偶一為之當作一種體驗其實就夠了。撇開價位昂貴因素不談,在星級餐廳吃飯免不了得造作拘謹(這是星級餐廳必要的姿態),絕對不是一種自然舒服的享受(當然安朵知道有些人把這種尊榮當作享受),再者,若非饕級人物,事實上對於食物好與不好的差距感受並不敏銳(意思是一般人對於「很不錯」跟「真的非常好」的食物其實沒有精準的辨別能力),而且,在星級餐廳吃飯無法真正理解和體驗到大多數巴黎人日常享受美食美酒的真實氛圍和美好。


也就是因為法國美食長久以來被星級評等帶向了一個對很多一般人,甚至是好主廚來說極為困擾、過度刻意、甚至失去了製作或享受美食原始本質的方向(像是有主廚因星等被降自殺的事例),90年代在法國開始流行一種新的餐廳概念 bistronomie,是結合bistrot (家庭小餐館)和 gastronomie (食材烹調法都相當講究的食物) 兩個元素,餐廳通常規模不大,價位合理(每個人一餐花費晚餐約30-40歐元,午餐也通常有20歐元上下的套餐),使用好但簡單的食材,老闆通常是以前在知名大餐廳受過完整訓練的廚師。

第一個提倡這種概念的就是前兩天安朵提到知名廚師 Yves Camdeborde,這個在14歲就輟學,曾在麗池酒店、以魚料理聞名的餐廳 La Marée 、以及知名星級餐廳 La Tour d’Argent Hotel Crillon歷練過的廚師,在26 歲那年決定自己創業,他拒絕米其林星級評等,開了一家讓一般人也可以享受好食物,且堅持以好食材和講究的烹調法製作的餐廳 La Régalade,這家餐廳就是 bistronomie 餐廳的始祖(這餐廳Camdeborde先生後來賣給他的朋友、也是知名廚師Bruno Doucet),在這之後這種平民化、提供精緻菜色的餐廳蔚為風潮,一直延續到現在,寫到這裡,安朵心裡真的挺感謝 Camdeborde 先生讓我們這些一般人也可以享受到法國美食的到位與精髓!


但在巴黎選餐廳也絕對不能隨便,很多人來,會到觀光客眾多、看起來很有巴黎氛圍的餐館區隨便挑一家順眼的就坐下來吃(安朵聽過不少朋友抱著巴黎是美食之都,餐廳應該都差不到哪去的錯誤觀念),大都會踩到地雷,而且花費其實和經過挑選的好餐館價錢差不到哪去(這種觀光餐廳一餐也都要至少25歐元才能解決),於是,會有人開始抱怨其實巴黎的食物也不怎樣,美食之都是名過其實。所以來巴黎享受美食別忘了先做功課!

2015年10月13日

血腸馬卡龍


大家應該多少都知道法國人跟我們一樣會吃內臟,從牛腎、牛腦、牛胸腺、到腸子都吃,而且法國人也吃豬血,黑血腸(Boudin Noir)就是法國相當傳統古老的菜色,聽說是世紀前就已經有了。等級好的黑血腸真的很美味(不過安朵知道很多台灣朋友試過後還是無法接受,總覺得有奇怪的腥味,但好吃的和不好吃的真的差很多),大多數法國人很愛吃,這種用豬血、豬油、豬肉、豬內臟、和特定辛香調味料做成的,外觀有點像台灣南部粉腸的食物,配方直到四世紀才被寫進料理書裡,那時黑血腸不是像現在隨時都買得到吃得到的(現在法國超市裡都有賣),只有在特別的節日尤其是聖誕節全家齊聚一堂然後殺條豬一起製作血腸,而且一定完整利用豬的每個部位,法國不同省份各有不同口味的黑血腸。


 說了一堆有關黑血腸的事情其實是想跟大家分享最近在一家必須站著喝酒吃前菜的 Bar 裡供應的一道特殊下酒菜「黑血腸馬卡龍」,對於不敢直接吃黑血腸的人來說是個品嚐這道傳統食材的好方法,黑血腸濃郁豐富的鹹香和帶著清新甜香的馬卡龍搭配著實美迷人美味,再搭杯對味的酒,就是極致的人間享受了!

這家現在很受歡迎的小酒吧叫做 L’Avant Comptoir,只提供Tapas 風格的前菜,類似我們說的下酒菜,除了傳統的香腸乳酪盤之外,還吃得到鴨心、豬耳朵、炸花枝這類其實很有台灣感的菜色(安朵一直覺得西班牙的Tapas口味做法和台灣小炒店裡的食物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都相當美味!老闆和隔壁那家知名的餐館 Le Comptoir 是同一人,也就是法國大名鼎鼎、創造bistronomie 概念的大廚師 Yves Camdeborde(什麼是 bistronomie 改天再跟大家聊)。


這家小酒吧還有個不能錯過的重點就是店長
Eric,這個很懂酒、幽默風趣得彷彿喜劇演員的資深侍酒師是店裡的靈魂人物,進到店裡得自己主動到吧檯前以眼神和他示意你要開始點酒,他有空時就會以戲劇化的姿態或開場白過來問你要喝什麼酒(但要耐心等一下,千萬別用台灣的速度期待,來到巴黎要時時提醒自己放慢速度),你一定要自己用任何你想要的形容告訴他你想喝的(不必是專業用語,可以是你現在的心情,你想要的感覺,或是你現在想搭配的菜),他就會開始用他的經驗和手上那台點菜機搜尋,選好酒他會先讓你試飲,你絕對可以直接說你不喜歡,然後再更精準的跟他討論你想要的酒(不用擔心,Eric英文很好),直到試到你想要的酒,他才會倒足份量,也才需要付費。

來這裡喝幾杯、吃吃小菜、和朋友聊聊天是這回來巴黎對安朵來說最愉悅的事(短短一個月已經來了兩次,還會再去!),但別忘了前面提的,這裏沒座位,要一直站著,而且空間狹長擁擠,永遠人滿為患,但就是這種熱鬧隨性的氣氛讓很多人想一來再來,因為你會發現每個站在裡頭的人都被這裡的好酒美食和Eric逗得露出滿足開心的笑容!

2015年10月12日

喜歡不喜歡拿破崙?


巴黎的地鐵站名稱大都是用來紀念人物,或是標註歷史事件,而且其中有相當多是跟拿破崙有關,像是
Gare d'Austerlitz Iéna 都是他當時重要的戰役的名稱,Daumesnil、DurocCambronne都是是拿破崙手下將軍名字, 安朵剛到巴黎住的那站 Covisart 則是拿破崙御用醫生的名字,以上只是其中幾個例子,其實還有好幾個站名都跟這個在法國歷史上備受爭議、在法國人心目中毀譽參半的的英雄人物有關。


心細的人可能會發現,為什麼巴黎不管路名或地鐵名都看不到「拿破崙」(Napoléon)這名字,唯一和拿破崙直接有關的是Rue Bonaparte。
Bonaparte
是拿破崙的家族姓氏,拿破崙是他的名字也是他當了皇帝以後的稱號,所以Bonaparte 對法國人來說是當皇帝以前的他,是人們覺得印象較好的、對法國貢獻深遠的時期的他。但後半時期的拿破崙好戰而野心勃勃,不只恢復了好不容易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廢除的奴隸制度,也造成了很多士兵為因不停歇的戰爭死於沙場,在和俄國的多場戰役中(這是拿破崙從之前百戰敗勝開始步向失敗的關鍵),他一共送了近70萬的士兵上戰場(其中包括從其他被法國佔領的國家徵召的),只有30萬人生還,這段充滿戰爭和眾多死亡的歷史對法國人來說是傷痛的,所以他們不願提起,也不願直接以「拿破崙」的名字來紀念或提醒人們這段和法國人愛好和平和重視人道的本性相違背的歷史。


不過對於不了解拿破崙的人,安朵還是得說說拿破崙一些很好的事蹟。是他讓經歷了大革命動盪10年之久的法國社會安定下來,而且他用極高的效率讓法國穩定且強盛。在他任內替法國建立了很多到現在還沿用的良好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像是打破了之前學校大都是私立且由教會控制的情況,設立了很多公立學校,讓法國教育體系變得完整而普及。他也主導跟親自參與制訂了「拿破崙法典」,後來通稱「民法典」,除了奠定了法國人個人主義思想和自由平等的基本精神,法國現行法律制度還是以此為本。而且這是全世界第一部資產階級法典,有幾個資本主義國家直接使用這部法典當作國家的法典,丹麥和希臘的法典是以此為藍本制定,德國、瑞士、葡萄牙、巴西等國家的民法點則是深受這部法典影響。

所以要給拿破崙什麼評價,大家自行認定,就像法國人一樣,有人熱愛崇拜拿破崙到組成協會研究並定期重現當時人物、情景和戰役,但也有不少人提到拿破崙就直接表示,真的對他沒什麼好感…..

2015年10月7日

浪漫博物館角落


想在巴黎找個安靜又美麗的角落喝杯茶,安朵會推薦位在第九區的浪漫生活博物館(Musée de la Vie Romantique)裡的露天茶沙龍。以植物和湖水綠鐵件為主、彷彿秘密小花園的這個隱密的角落會讓人不自覺放慢速度、安靜下來,來喝茶的大都是巴黎當地人,有兩三個好友一起的,也有推著嬰兒車的媽媽。

來喝茶也別忘了走進只有兩層樓的小巧博物館裡看看,這裡一直是法國浪漫主義領導者之一的畫家Ary Scheffer和哲學家Ernest Renan家族的居所,所以裡頭陳列的大都是Ary Sheffer的畫作和他同時代的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你們可能會覺得好奇的是,法國知名女作家喬治桑的畫作、家具、和家族的物件為何會出現在這?因為Ary Sheffer當時每週五都會舉辦沙龍聚會,喬治桑和音樂家蕭邦、李斯特和其他藝術家都是常客,喬治桑家就住在附近不遠,所以1923年喬治桑的孫女將她的個人物件捐給巴黎市政府,一樓大廳後方就有間以她留下的物品佈置的、屬於當時裝飾風格的起居室,這空間裡還不斷迴旋著蕭邦的樂曲……(喬治桑和蕭邦曾有過一段戀情)。記得挑天氣好時再來,雨天露天座位會關閉,整個花園會很冷清喔!

註:沙龍文化是指
1718世紀巴黎盛行,因法國大革命中斷後又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再度興起,也是後來巴黎咖啡館文化前身的一種在私人會客廳舉行的以文學、哲學、甚或是兩性關係和政治討論為主的社交聚會,也是當時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裡,聰明、受過教育的女子吸收廣納文學價值、讓自己接受再教育的一種形式,對後來法國的女性主義影響很深。

2015年10月1日

法國人很愛講話?

法國人很愛講話?這是真的,但與其說
他們愛講話,安朵會用他們很能聊天也熱愛討論來形容,而且,安朵挺喜歡法國人這種特質!解釋原因前,先舉幾個安朵這陣子在巴黎的經驗。



兩週前安朵在台灣的朋友一家子來歐洲旅行,他們借住在一對剛剛從紐約移居來巴黎的朋友家裡,當晚這對朋友準備了很多豐富的菜餚和酒招待大家,安朵在台灣從事音樂工作的朋友也邀請了她在巴黎一個音樂圈的法國朋友加入我們,就這樣,分別來自不同國家和背景的六七個人(長居紐約的那對朋友,一個來自臺灣,一個來自英國)吃了一頓對談挺豐富的晚餐,聊法國西北邊城市南特(
Nantes)的機器大象、聊他們音樂圈的趣事,剛剛搬來法國的友人還好奇的問起法國人對拿破崙想法,去過台灣幾次的法國朋友用了相當奇妙且意外貼切的方式,舉了台灣人對蔣介石的看法來和拿破崙在法國人心目中的想法做對比。那是個開心且充實的夜晚!

前幾天和兩個法國當地朋友到現在巴黎挺受歡迎的時尚設計中心(Cité de la mode et du design的頂樓露天酒吧 Moon Roof碰面(安朵挺喜歡 Moon Roof 「月亮屋頂」這個名字,那天真的看到又圓又亮的月亮),和跟我們坐同桌的兩個法國人聊了起來,從他們剛剛去參加的威士忌沙龍課程、到法國酒、到北歐和東歐旅行、到朋友在當地買的有機保養品、還包括他們觀察到的瑞典男女的互動關係,就這樣一群不相識的人暢談了三個小時,安朵也意外聽到很多有趣的資訊和想法。

昨天到一家很有歷史的蠟燭店和四姑姑推薦的藥草店探訪(四姑姑的店裡有安朵很愛的這家藥草店的藥草茶喔,不過好像是隱藏版的),蠟燭店氣質很好的男店長和藥草店氣定神閒的法國阿姨在安朵東問西問一堆問題後(老實說剛開始其實挺擔心可能不買東西,他們會覺得佔用他們的銷售時間),不厭其煩的拿出各種蠟燭或藥草油,詳細解釋蠟燭的命名的故事、香味、藥草的功能等,也聊起為何我對他們的東西感到好奇,在他們身上安朵深深感受到他們對自家產品的熱情和樂於分享的強烈意願。

不厭其煩的舉了幾個例子,想告訴大家的是,別把法國人不論在工作上或休閒時刻花很多時間討論或聊天的習慣用「拖延」或「浪費時間」一言以蔽之,其實就是他們這種對各種話題或自己從事的專業充滿熱情和好奇,也願意花時間分享和溝通的特質,造就了法國很多領域的深厚和不可取代。


可能還是會有人疑惑,在台灣,誰有那麼多「法國」時間這樣閒耗消磨啊,但說真的,當我們聚餐完趕著回家休息,大概也都是窩着看電視上網,生產東西或賣東西只想着快快賣出去多賺點錢,或許幾年內東西大賣品牌大紅,但幾年後又快速的在激烈競爭下從市場消失。當然,安朵也理解,在台灣一切講究效率和分秒必爭的環境裡,這種多聊聊的習慣只能偶爾或部分實現,但何妨有時稍稍停下來試試法國人多聊多分享的生活或工作方式,改變一下「不必想過多拼命往前衝」的習慣,或許會發現,生活更有意思,工作更有想法和動機呢!